新闻中心 /News
JN江南绍兴越城:千年古城跃升“千亿新城”
JN江南绍兴越城:千年古城跃升“千亿新城”越城,浙江省绍兴市下辖区,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之盛誉。从2500多年前春秋起笔的城市史诗,每一段镌刻时代印记的岁月都注定越城的不凡。
40年间,古越大地日新月异。几经行政区划调整,越城改变的不只是“身份”,亦是不断增强的发展底气和精神信念,从山阴会稽时代,到鉴湖时代,再到杭州湾时代,“资源小区”蜕变成经济强区,千年古城跃升为“千亿新城”。
40年间,稽山镜水焕发新颜。越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图更强、争一流、敢首创,勇当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排头兵,全力谱写新时代的“胆剑篇”,“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的愿景,在不懈奋斗中走进现实。
4000年前,大禹在古越地“封泰山,禅会稽”,会稽山因此得名且名列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千年前,诗人元稹的盛赞,将古越地推到了“天下之首”的位置。
如果要为越城找一位文化代言人,竞争一定非常激烈:是下笔“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书圣王羲之,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人李白,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文豪鲁迅……毕竟,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闪耀在这座城市上空。
千年古城的风雅与风骨,汲古润今,弦歌不辍。9.09平方公里古城范围内JN江南·体育,坐落着越子城、书圣故里、西小河、八字桥、鲁迅故里等八大历史文化街区与两个历史地段,拥有53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41个文保点,55处历史建筑,足以支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从上世纪十年代的起步困窘,到如今刻入城市肌理的渊源文脉获得全域保护,越城通过实践供给古城保护的最佳方案——积极响应“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绿色为基、人文为魂,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开启绍兴古城全面活化的新时代。
2001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2012年编修的《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国务院批复;2018年,《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确立了“一城一桥三故里”的整体发展框架;2019年,《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作为绍兴颁布的首部古城保护地方法规,它推动古城保护的立法进程走在全国前列。
古韵新风的何止仓桥直街?越城区从“千年古城”复兴计划破题,坚持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并行,强调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文化体系,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古城保护立法为先,“硬核”守护在后。越城通过建立检察院公益诉讼实践基地、绍兴古城保护司法实践基地,健全司法、行政、社会三方联动守护体系,守住“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烟火气。
走进越城区府山脚下的古城信息展示中心,迎面是一块巨型屏幕,轻点触摸台,文保单位一一展现。2021年,绍兴古城“数字孪生”系统正式启用,古城保护打开“一屏观古城,一网管古城”的新局面。
2022年,越城区开发上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应用,将34个部门302类数据资源以相互关联属性进行叠加,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古城保护的新路径。
如何让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活”起来,更“火”起来?面对这道必答题,越城锚定“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纵深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商旅互哺”。
11月8日,立冬,东浦黄酒小镇热闹得全无凉意。穿镇而过的河道上,宋韵水乡婚礼演绎“醉美”浪漫;岸边的游客品尝着黄酒棒冰,在咖啡馆和百年酒坊间穿梭。
在古越龙山酿酒一厂,工作人员将完成春榨的酒用传统的荷叶、竹壳封坛(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黄酒小镇以“酒坊工艺+文化体验”为核心,将“绍兴黄酒”“绍兴花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诗意呈现,“醉美”古镇已成为越城旅游新支柱。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量超40万人次,实现营收300万余元。
“鸿影知何处?照春波,伤心桥下,东风曾度……”深情的诵读中,仿佛陆游携宋韵文化走来。本月初的陆游文化节上,游客共赴雅集、迎放翁“归来”,品宋韵流长,体验一场穿越千年之旅。
向新,更迭业态。改造后的鲁迅故里步行街,老文旅街结合新玩法,甫一亮相便成了网红打卡地;根植南宋迎恩门的迎恩门风情水街拥抱夜经济,“越夜越美丽”助推“夜购”风起。
古城举杯,和者不穷。今年上半年,越城区累计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57%。十一黄金周,越城更“燃”,全区14家A级景区共累计接待游客150.85万人次,同比增长210%,实现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同比增长198.3%。
800多年前,陆游在越城写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越城,如今这座城市仍在给人惊喜。古与今、旧与新、守与创之间,柳未暗,花已明。
建区40年,越城在成长中不断蝶变跃升,GDP突破千亿,辖区面积达538.6平方公里,成为浙江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过去,印染化工产业一直是越城的支柱产业、纳税大户。建区伊始,凭借传统产业先发优势,越城书写了许多“高光时刻”,但也逐渐遭遇“成长中的烦恼”:不少企业存在排污负担重、经济效益低、占地浪费多等现象,制约着城市发展。
本世纪初期,越城启动“腾笼换鸟”,传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品质和竞争力,向着绿色、高端转型。
投资百亿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实现签约后89天拿地即开工;全球最大的钠离电子正极材料项目签约5个月内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浩克智能装备年产5000套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项目,仅用20天便实现了“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越城区新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刷新。
绍兴蓝珧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祝军伟对“越城速度”记忆犹新:由于自己的新项目建在原有印染厂填埋后的地块上,地面承重力不达标,需要把地面打破重新填埋,再铺上足量钢筋进行浇筑。
“足有5000多平方米的地面,都需要这样打破重来。”祝军伟非常担心项目进展,但滨海新区管委会袍江新区更新办主任俞建龙,眼都不眨地答应下来。2个月后,地面承重全部达标。
随着“腾笼换鸟”深入实施,亩均效益、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崭露头角,成为越城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截至目前,越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534家。2022年,越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2.4%,实现逐年增长。
2018年,中芯绍兴项目正式签约入驻。这个年产值达45亿元的项目,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特色工艺半导体代工能力,成为绍“芯”版图上第一块重要拼图,也拉开了越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序幕。
成立于2013年的绍兴中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占地不足4亩,2022年产值突破超3亿元。“按‘亩产’算,我们是越城企业中的佼佼者。”企业负责人颇为自豪地说。
到目前为止,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已汇聚近百家集成电路企业,基本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
北有生物医药,南有集成电路,身处“万亩千亿”产业集汇点的鉴水科技城,定位国家科教人融合实践区,既突出“城”的概念,又打造“研”的功能,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位于绍兴滨海新区袍江片区的绍兴综合保税区,自国务院批复设立之日起,就一路高歌猛进:2020,从无到有;2021,加速起跑;2022,奋力生长;2023,百亿百强。
绍兴综保区高端制造产业园1号楼内的科迪华显示技术(绍兴)有限公司,是入驻园区的第一家企业,其在OLED设备制造领域全球领先。
公司负责人王尔东笑着说,这几年没少麻烦海关的同志。疫情期间,公司一批货物通关时遇到阻碍。货物多滞留在港口一天,就要多损失70万元。综保区的海关工作人员商载悦得知情况后没有片刻犹豫,前移工作端口,跑到港口去为货物过检,然后“人肉”领回。
成立至今,绍兴综保区相继推动“智能化卡口验放”“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10项试点经验先试落地,通关结关率接近100%,“秒通关”“100%结关”服务斩获杭州关区第一。
“通过加强市、区两级招商部门和四大驻外招商组联动,实现项目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绍兴综合保税区服务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综保区还开展“基金+”招商,依托250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才发展基金,为项目插上资金翅膀。
大隐于市的老台门,在屋舍格局上更像北方的四合院。台门之间幽深的巷陌,颇有几分老北京胡同的韵味。
绍兴人把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都称为“台门”。在越城,不少台门家家户户不闭门,任由游人穿行其间,住家丝毫不嫌烦累。
府山街道越都社区,是一个蕴含江南水乡独特风貌的老社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有几间教室,门口一块小黑板上写着课程安排,“上午 悦动瑜伽;下午 巧手编织”。
教室里,十来位老人正安静地做着手工。78岁的陈奶奶满头白发,但双手灵活不输年轻人,棕色的毛线随着钩针来回穿梭,逐渐织出一顶帽子的雏形。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围巾、手套,都是送给小孩子的冬日礼物。
前排的刘奶奶正在给棉拖鞋纳鞋底,这是她做的第二批棉拖鞋,“第一批已经由社区组织送给孤寡老人了。”
为了解决社区硬件落后、服务资源较少、工作力量不足等难题,2008年,越都社区率先开展党建引领“契约化”共建探索,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引入社区建设,凭“一纸契约”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联、难题共解。
府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50多位中老年学员在学“鹦哥戏”;西小路社区,独居老人享受着“绍味”爱心午餐;灵芝街道外滩社区,0到3岁的宝宝有了日托班的照料;北海街道快阁苑社区,绍兴第二医院的专家每周三免费轮流坐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越城区108个社区已全面实施“契约化”共建。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契约化为城市超大型老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全新视角和独特思路,从“一地之计”蝶变为“一城之策”。
越城区在“契约化”共建的探索历程中持续深耕,不仅发布了全国首个社区“契约化”共建地方标准,相关经验还被浙江省委写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指导意见,被评为浙江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品牌。
基层治理底数不清不实,困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今年5月初,越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动基层数据综合治理,试点区域从房屋院落到人员流动,所有数据协同更新,鲜活、高质、有效地夯实了治理底座。
2019年,浙江省首次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并启动创建。越城区以“契约化”共建为基础,重点推进邻里活动,养老托幼、健康管理、商业服务、社区治理等基础公共服务,加快社区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普及,努力打造“未来社区幸福共同体”。
从越城市中心一路向南,就到了位于会稽山北麓的鉴湖街道坡塘云松自然村。坡塘村的来历可追溯至2500年前,范蠡《养鱼经》中有“聚土为坡、积水成塘”的记载。
“这里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步道,有1500余年树龄的银杏树,还有百亩茶田。”作为坡塘最专业的“导游”,村罗国海如数家珍。
过去的坡塘,“天上扯满‘蜘蛛网’,地上下雨走‘泥汤’”,8000余平方米的旧屋、违建被拆除后,绿植美如画,湖水清如镜的清秀小村让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笃定艺术赋能,坡塘的各类设施愈加完善。云上小馆、云松客厅、树兰书屋,国庆长假里游人如织。石墙上的彩色瓢虫、路灯柱上的蜘蛛侠、水管做的人形塑像、“云壶瀑布”营造的云雾仙境等等,村子里到处都有村民的“小心思”。“要像装修自己家一样建设乡村。”罗国海说。
从落后贫瘠的“破旧坡塘”,到诗画山水的“清新坡塘”,坡塘村的美丽蝶变是越城区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真实写照。
2019年3月,坡塘村开通24小时村民服务热线,村干部轮流值守,集成“一站式”服务。4年多来,1800余次热线电话,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坡塘村口不远处的小型广场上,立着一块景观石,上写“莲心亮话”。对这个自己“生造”的词语,罗国海这样解释,“莲心”,指绍兴莲花落,也寓意同村民心连心;“亮话”,即打开天窗说亮话,给村民一本“明白账”。
村里的莲花落会客厅里,挂着一排乡贤代表的照片,企业家、乡村医生、教师等不一而足。除了“有头有脸”的人,还有一些给人不经意感动的人,有一对夫妻,因恩爱一辈子而上榜,理由足够温馨。
今年的杭州亚运会,罗国海是绍兴站第5棒火炬手。“这几十秒的奔跑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罗国海说,为越城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看似不“抢眼”,实则很“抢位”。满腹墨水不卖弄,满墙荣誉不张扬,40年里,越城保持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定力,将蓝图变伟业、续写新华章。 (记者 刘婧宇 徐欧露)(参与采写:王义 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