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课 4 瑜伽的流派doc

2024-08-05 14:31: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入门课 4 瑜伽的流派doc现在,瑜伽已盛行于东西方。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愈来愈多的人将瑜伽体位与瑜伽冥想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东西方各国、各大城市,各种类型的瑜伽馆如雨后春笋,竞相崛起。然而,正是在这样迅猛的发展过程中,良莠并发,鱼龙混杂,不断有偏离瑜伽本色本体的杂质掺和进来。在数千年的演变与流传过程中,瑜伽的内容与枝节也在不断扩增,本来在印度就已经形成若干古典瑜伽流派,现代社会,又应生活或经营之需,出现了诸如双人瑜伽、孕妇瑜伽、亲子瑜伽、美容瑜伽、瘦身减肥瑜伽、热瑜伽、熏香瑜伽、密宗瑜伽、水瑜伽…等等,凡此种种,不胜玫举。

  其实,归结到瑜伽的真正意义与目的,瑜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古印度,瑜伽是追求最高智慧的不二法门,尽管在修习过程中,会经历不同形式、不同的阶梯,但最终都是指向一个目标--把握自我,让自我与内在的精神融合为一,乃至达到天人合一、梵我一如。在《瑜伽经》中,奎师那也向人们启示:瑜伽是身、心、灵的全方位修行,各种方法都是为了配合整体来达到解脱的目标,虽然也强调了饮食、戒律、善行、身体调理、呼吸调息理、诵念咒语、虔敬祝愿、增加知识、唤醒灵量等的独特作用,但这些作用都是围绕着瑜伽的整体功效来发挥的。相对于整个瑜伽体系而言,这些方面只是其中的一个肢体或助缘。因此,不可以将各种修行功夫与助缘,分解拆散,以偏概全,强调一端而忽视其余。

  如今,成千上万的瑜伽会馆与瑜伽教育机构,偏重于瑜伽的体位,动辄以正统哈他瑜伽自居,以追求高难形体技巧和美体瘦身为乐,对与冥想敷衍了事,避而不谈瑜伽的三昧与智慧解悟功能,也不去强调瑜伽的整体系统与修学次第,对瑜伽的真正目标含糊其词。这种状况,越来越让世人误以为瑜伽就是美体塑身,误以为那是年轻女孩子们的娱乐。看看现在的瑜伽学校、各地的瑜伽馆,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年以下的女子,中年以上的人们、所有的男人们,似乎都与瑜伽无缘。任何一个真正热爱瑜伽、理解瑜伽真谛的人,面对这种状况,都会生发无限悲情与忧虑!

  今天,之所以在这里淡瑜伽的流派,主要基于如下三点:一是客观上,在印度原始瑜伽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随着瑜伽体系的不断完善、瑜伽理念的不断丰富,曾有过若干因侧重点或立足角度不同而存在的瑜伽流派,在瑜伽祖典《薄伽梵歌》中也提到这些流派的差别,所以这里不妨对印度传统瑜伽流派作个简介;二是顺应当世瑜伽学者与瑜伽爱好者的一般认知与约定俗成的说法,对当世影响较大的瑜伽流派也作简要概述;三是因为,不管哪种瑜伽方法,都是通往精神安宁与解脱的工具,每种工具自有它的出处与作用,而不同的瑜伽流派,对不同的工具往往有独到发挥,借助这些工具与发挥,有助于更好地领会瑜伽某方面的特质,这些特质能将瑜伽的整体衬映得更加鲜明生动。只要我们不去独重自己的工具而排斥其他的方法、不因局部的强调而遮没整体的动机,这种探讨就是无害而有益的。

  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瑜伽时期,瑜伽只是印度人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瑜伽只是体现于各种保持健康体格、松静身心、冥想入定的修持实践中,没有统一的理念与体系,也谈不上什么流派了。随着印度哲学古藉《韦达经》(又译为《吠陀经》)以及《奥义书》的出现,瑜伽有了哲学理念的支撑,开始系统化。在这系统化的过程中,便衍生了几个基本的流派。在后来的《薄伽梵歌》中,曾对这些流派作了概括与评析。在此,我们主要依据《韦达经》、《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等要典,对印度的传统(古典)瑜伽流派作一下梳理。

  1、从瑜伽与哲学JN江南、宗教的关系上程度上,有三可亚瑜伽与奉爱瑜伽的类分。

  瑜伽既非纯粹的哲学又非纯粹的宗教,但又兼具哲学与宗教信仰的一些特征,是哲学和宗教的中间物或结合体。瑜伽的有些部分被吸收进哲学和宗教中去,有时瑜伽也吸收哲学和宗教的一些成分。根据吸收的哲学和宗教成分的不同,可以将瑜伽分成两类:一类是侧重哲学的,以三可亚瑜伽为代表;另一类是侧重信仰的,以《薄伽梵歌》中推崇的奉爱瑜伽为代表。

  三可亚(Sankhya),在韦达词典《尼茹克提》中,被解释为详细描述事物,也就指详尽描述灵魂本质的部分。这是整个《韦达》经典中的核心内容。而在《圣典薄伽瓦谭》中,对三可亚哲学有了更具体的归纳与阐述,其中对灵魂和躯体的分析性描述,直接导向对梵、超灵与超然解脱的认知。而以三可亚哲学为基础的修行解脱路径,被称为三可亚瑜伽,或者业瑜伽。由于三可亚瑜伽的理念,直接来源于《韦达经》,因此,三可亚瑜伽又可理解为是韦达体系的瑜伽。

  而奉爱瑜伽(又称信瑜伽),则直接以至尊人格神作超然爱心服务(奉献)的瑜伽体系,这个体系以奎师那知觉为核心原则。

  在《薄伽梵歌》中,曾反复将三可亚瑜伽与奉爱瑜伽作比较,目的是突显奉爱瑜

搜索